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別讓團體決策綁架你真實的想法 團體迷思
2018年5月19日 星期六
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一日只一餐「飢餓醫師」劉乂鳴 看板人物 20171126 (完整版)
哈佛教授實驗證明:「只要相信」就能變年輕!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衰老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
將一個人的心理時鐘倒撥20年,有可能嗎?在這裡心理學將為我們發現這種「可能」。
據廣播公司BBC CNN報導:
在1979年,心理學家艾倫•蘭格爾進行了一項實驗,以確定改變思維模式是否會減緩衰老,但這個非凡實驗的完整故事至今一直被隱藏起來。
艾倫•蘭格爾(Ellen J. Langer)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獲得終身教授席位的女性獎,以及最具含金量的古根海姆研究所學者獎,美國心理協會頒發的大眾心理學傑出貢獻獎等,蘭格爾教授近年70歲,酷愛打網球,年輕的時候曾經因摔斷了腳踝,醫生說他再也不能打網球呢,但現在他恢復健康,仍然在打網球。
蘭格爾教授花了她的整個職業生涯來調查我們的思想,對我們健康的影響力,
蘭格爾教授說:「每個人都以某種方式知道我們的思想會影響我們的身體,但我不認為人們會意識到實際上效果有多深奧。」
在1979年,蘭格爾教授進行了一項開創性的實驗,其結果現在才被充分揭示,他40年的研究與實現創造的可能性心理學,其研究假設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或者能變成什麼,一切皆有可能,他覺得世上沒有什麼東西是她不敢嘗試的,當別人告訴他「不」的時候,他一定會反問一句,「為什麼不!」。
其核心概念則是專注力?
因為人是習慣的動物,我們如此容易被僵硬的世界觀、慣例、偏見或者刻板印象所麻痺,我們的很多行為往往是先入為主,不假思索或者想當然的結果,而沒有經過任何思考或者認知過程,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知道,其實我們並不知道。
蘭格爾教授做過一個複印機實驗,幾個人在排隊複印東西,實驗者問前面的人能不能讓他先複印,只要這個實驗者給出的理由,人們通常都允許她插隊,有趣的是,這個理由本身是否合理卻並不重要,無論你說:「對不起,我趕時間」或者「對不起,我想複印文件」,人們的反應是一樣的。
蘭格爾教授說:「不是他們沒聽見你說什麼,而是他們根本沒意識到你說的什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行為都是像複印機實驗裡的那種自動狀態下做出的,所以我們需要時不時的停下腳步,思考一下我們正在做什麼,在某個情境下是怎麼反應的?為什麼會這樣的反應?
專注力
還有沒有別的選擇,這就是所謂的「專注力」。
蘭格爾教授認為傳統醫學的問題也在於此,醫學是一種不完美的科學,它能提供的只是概率,一種抽象的數學概念,但到了病人那裡卻經常被作為唯一的正確答案接收下來,事實上,任何一種疾病一旦落到個人身上,每個人都有它的特殊性,沒有一個人是概率,沒有一個人是大多數。
蘭格爾教授說:「我並不反對傳統醫學,我只是反對對醫學測試和醫生的無條件信任與依賴,以及由此而導致的無意識狀態,我們太容易接受一種疾病的標籤了,一旦我們看清自己是如何自我束縛,在文化範疇,語言和思維模式的陷阱裡,就會發現。可以控制的部分,包括健康和快樂,其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蘭德爾教授想知道,如果她能把頭腦放回20年前,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蘭德爾教授進行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實驗,在一個匹茲堡的老修道院裡,蘭格爾教授和學生精心搭建了一個「時空膠囊」,這個地方被布置成與20年前一模一樣,他們邀請了16位老人,年齡都在七八十歲,8人一組,讓他們在這裡生活一個星期。這一個星期裡這些老人都沉浸在1959年的環境裡,他們聽上世紀50年代的音樂和50年代的電影和情景喜劇,50年代的報紙和雜誌,討論,哈斯特羅在古巴的軍事行動,美國第一次發射人造衛星,他們都被要求更加積極的生活,比如一起布置餐桌,收拾碗筷,沒有人幫他們穿衣服或者輔助走路。唯一的區別是實驗組的言行舉止必須遵循現在時,他們必須努力讓自己生活在1959年,而控制組用的是過去時,用懷舊的方式談論和回憶,1959年發生的事情。結果發現實驗組也就是那些活在20年前的老人們,進步驚人,他們手腳更加敏捷,智力測驗中得分更高,有幾個老人甚至玩起了橄欖球,局外人,看他們試驗前後的照片,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實驗證明了老人們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輕的20歲,於是身體也作出相應的配合,人老了記憶一定會衰退嗎?
腦神經科學的證據顯示,一半以上的老年人期大腦部活躍程度與20多歲的年輕人並沒有區別,那麼到底是什麼抑制了他們真實的潛能?
蘭格爾教授分析,這是因為我們身處一個崇拜青春而厭棄老年的社會。
年輕的時候我們想當然的以為自己永遠不會老,與此同時我們固執而輕率的認定,衰老和能力減弱,有著必然的聯繫,某天早上我們醒來,驚恐的發現自己已步入老年,這種思維定式往往極具殺傷力,當我們發現自己記性越來越差時,最現成的解釋似乎就是我們老了,事實上很多心理實驗都證實,一個人衰老的速度與環境暗示很有關係,與一個比自己年輕的人結婚往往長壽,相反與一個比自己年老的人結婚往往短壽。
社會經常規定了,什麼樣的年齡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否則就是老不修,因此一個經常穿制服的人往往不容易顯老,因為制服沒有老少之分,沒有年齡暗示。
在20多年前的一個養老院的實驗中,他發現當一個老年人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權時,比如他們決定在哪裡招待客人,玩什麼娛樂節目,自己照顧房間裡的植物,他會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顧的老人更加快樂,更愛社交,記性更好,而且活得更久,蘭博爾教授說,衰老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老年人的虛弱、無助、多病,常常是一種習慣性的無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過程,有人問蘭格爾教授是否想讓自己回到30年前,蘭格爾教授作了以下的回答,如果你是一個懂得專注力的人,年齡從來不是問題,無論你20歲,30歲或者60歲你都是在體驗當下,你在自己的時間裡加入生命的體驗。這是一種生活的藝術。
祝 願天下所有年邁的人都能忘掉真實年齡,啟動專注力,開心活在當下,永遠健康、快樂、長壽!
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
認識 身體的燃料、酮體、酮症、生酮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