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 就是「消失」的感覺
作者: 林創訓
所看到的新台幣,下意識的知覺就是「鈔票」,但另有一種感覺,就是「消失」,首先鈔票是很容易因消費而消失,其次是鈔票上所印的人像,是已消失的人物。一般認為,說「錢」就太俗,因此將「孫中山」作為錢的代名詞。無論是孫中山或是蔣中正,均已從世界永遠消失的人物,政府在鈔票上使用其肖像,為的是紀念。然而「消失」是一種感傷的事,尤其是親人過世,是永遠的消失,無論如何的紀念方式,永遠無法取代當面的一笑,每次提起過世的親人,消失的憂情就瞬間籠罩腦海,何等傷感!
2022年是很特別的一年,無論是世界或是家庭,人「消失」的事件,可稱為重大歷史紀錄,如因新冠病毒(COVID-19)、因俄烏戰爭、因柬埔寨詐騙又摘器官案件、安倍晋三遇刺、96歲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所認識的友人乃至自家親人,他、她們於2022年從世界永遠消失。
也因2022年「消失」的人中,許多是自己所認識多年的人(親朋),對「消失」的事態,在感覺上特別明顯突出,可說是到了過敏的地步,是因深深涉及自己人生的現實大問題:「歸零」以及有無「剩餘價值」。
當自身在土歸土,靈歸靈臨到之前,是否該自我結算一下,歸零「消失」之後有無留下值得被紀念,是有智慧的「榜樣」,給後人當「紀念品」?
不要等到「消失」發生了,纔確實知道“珍惜”!
特別是與“情”字有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