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義的價值觀
作者: 林創訓
人活在世上,行事為人除了為衣食住而忙碌之外,隱含在後的是“有意義的價值”,有句名言:「人死留名,虎死留皮」
基督徒對基督的信仰,要避免靈命成長停滯與僵化。
使徒保羅「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 (哥林多後書 3:6)
使徒保羅又說:「他們的心地剛硬,直到今日誦讀舊約的時候,這帕子還沒有揭去。這帕子在基督裏已經廢去了。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誦讀摩西書的時候,帕子還在他們心上。他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 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裏,那裏就得以自由。」
(哥林多後書 3:14~17)
有意義與無意義差異是:
「有意義」是活的
「無意義」看起來是活的,其實是死的
有意義與無意義之關鍵,在於「得與失」的價值判斷後果,視其後果是有造就性,還是損毀性而定,行公益之事有時只是舉手之勞,但對急需幫助者而言是何等寶貴救助,如拿一杯水給長時間沒水喝的人。
“信仰”是關係到人生命的健康因素,人生意義之強弱,信仰是有絕對性的影響力,因為信仰會影響人的思維意念,人的思維意念牽動人的心理,而心理帶動整個人體細胞、神經,所展現的是人的精神狀態。
沒有信仰的人,會像人體水分,隨時間增長而減少導致口渴。
信仰是直接的事還是漸進的事? 答案:都是!
有人初次聽到福音像是被電電到,直接就肯定便立即接受,通常是第一代信主的人會是這種情況;漸進式的信主,是藉助於環境與長時間的接觸,纔慢慢的認識到自己所信的信仰,是自有永有的獨一真 神,以及主耶穌基督救贖的福音,這是第二代以後信主的人普遍現象。
然而受洗成為基督徒之後,接續的追求和造就是成為「成熟」基督徒的重要關鍵。所謂追求和造就,核心在研讀聖經,吸收聖經裡 神的真理話語,進而對創造宇宙萬物,自有永有的
神的深入認識,並與 神的真理話語融合,活化成日常生活。這就是「活的」有意義的價值。
「你的話將我救活了;這是我在患難中的安慰。」
(詩篇
119:50)
「永生的父怎樣差我來,我又怎樣因父活著,照樣,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著。」
(約翰福音
6:57)
同樣是讀聖經,參加教會各種禮拜聚會,雖然聊勝於無,但若流於形式,時日再長也無濟於基督徒的靈命成長。虛度信仰生活就是「死的」無意義的價值。
基督徒個人是如此,教會亦是如此
教會有主日禮拜、禱告會、查經會、佈道會、家庭禮拜、…各種形態的聚會,如果停滯在形勢的狀況下,也是「死的」無意義。
所謂「聚會停滯於形勢狀態」,是指老生常談八股模式的講道、禱告、引經據典自圓其說的教導,而沒有啟示、時態變化的引導,就像主耶穌基督對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猶太人的官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 神的國。」 (約翰福音
3:3)
使徒保羅說:「所以,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哥林多後書 5:17)
「受割禮或不受割禮都無關緊要,要緊的就是作新造的人。」
(加拉太書
6:15)
「我若能說人間的方言,甚至天使的語言,卻沒有愛,我就成為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哥林多前書 13:1)
可見人的生命與基督真理的價值在於活著的時候能實踐真理,也纔有意義,纔是真實的,否則基督真理對生命是毫無意義是死的,是虛無的,基督信仰就成了安慰劑而已。
實踐真理是須要“智慧”與“屬靈能力”來支撐,來源就是基督耶穌。
主耶穌說:「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馬太福音
5:6)
信仰若沒有與永恆的“生命”連結進而融合,是會演化成毫無意義的虛空人生。
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
(約翰福音 14:6)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