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別讓團體決策綁架你真實的想法 團體迷思


從眾效應

Icon Created by Claire Jones from the Noun Project
 你有沒有曾經在團體討論或會議決策的時候,曾經有個人的想法或方案,但因為團體多數成員已經有了共識,所以你決定把這個想法吞入腹內,但最後發現團體的決定可能是錯的,身為團體中的一份子,你突然懊悔怎麼那時候不勇敢提出來?又或者你那時候已經提出你的方案或者注意事項,但是被團體共識所否決,這時候你又只能摸摸鼻子接受…
       Jason帶你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團體討論決策會出現什麼現象?
人數增加,判斷失焦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現象叫做「團體迷思(group thinking」,它指的是團體決策的風格過度傾向尋求團體成員的一致性。就是個人面對團體討論時,出現一種油然而生的想法:「我不要管資訊的正確性,或者決策究竟好不好,只要和團體夥伴的決定一樣就好了」。這種現象若用白話文說,我覺得就是:「團體力量很強大,但智力判斷變可怕。
錯誤決策,歷史借鏡
       以歷史的案例來說:美國在西元1961攻打古巴的「豬玀灣事件」,當時約翰.甘迺迪總統召集了智囊團,成員都是絕頂聰明、畢業於名校、充滿野心及高度魅力的人員組成,這些智囊團同意入侵古巴的計畫,支持他們的人民革命推翻古巴卡斯楚政權,但整個計畫根本沒勝算,因此該事件對美國而言,這次的進攻不但是一次軍事上的失敗,而且也是一次政治上的失誤。最後連甘迺迪總統都自己承認:「我們怎麼會做出這麼呆蠢的事情?

       人與團體的關係很特別,往往不會從歷史學到教訓,像是在西元2001年的911日之前,FBI探員Coleen Rowley要求總部調查一位恐怖分子,結果遭受到領導者的拒絕,後來證實這名可疑的對象與當天發生的恐怖攻擊(就是911事件)裡扮演重要的角色(GG了)。
三種情形,決策走鐘
       提出團體迷思現象的Janis(他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曾在耶魯大學及柏克萊大學任職,於1990年逝世)認為,團體若出現三種情況(情境的恐怖組合),特別會造成團體迷思:

一、高度凝聚力多數成員排擠少數聲音

      (台語:話聲大聲就贏)

二、  團體結構同質性高,且領導者強勢,再加上缺乏標準化的處理程序

(台語:阮是港一國,順我者昌)
Icon Created by OCHA Visual Information Unit from the Noun Project
三、壓力情境下需要快速決策迫切性的需求大於精確性,因此需要來自其他團體成員的保證與支持。
(台語:吃快撞破碗)
Icon Created by Laurent Patain from the Noun Project
因此,在替代方案還沒有考量周全前,團體迷思可能會產生決策的缺陷,大大提高做錯決定的可能性。
小心翼翼,預防策略
一、鼓勵不同聲音表達立場。
二、分組討論,分別站在正方與反方的立場思辨。
三、諮詢團體以外的專業。
一錯再錯,最壞打算
       一個讓組織和企業付出很大的代價就是「承諾的惡行循環(escalation effectEscalation of Commitment)」,不管反對聲浪有多大,依然認同先前的決策, 並且對失敗的計畫增加更多承諾,因為他們不願承認當初決策是錯誤的,只能在決策上繼續加碼,來為先前的投資失誤做辯護,而不願找新的替代方案,最後反而投入更多的時間、金錢、人力或其他資源。例如:某民主國家的總統堅持一定要蓋核電廠、油電雙漲(本案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那一定是巧合)。

設計對白:Z>B
Icon Created by Attilio Baghino from the Noun Project
其實這種承諾惡行循環的現象在公司個人都可能出現,這很像台語一句俗諺:「頭沁落去,沒剃袂用」(頭都洗一半了,不剃不行):
.公司
        公司訂定一個策略,在進行的過程突然出現更好的選擇,但為了不讓已經付出的心血白費,因而繼續維持原案,死撐硬撐也要把原來的策略跑完,結果可能造成的損失比中途變更計畫的代價還要大。
. 個人
        排隊買中部某爆夯的「黑糖鮮奶波霸奶茶」(排隊要5小時),你已經排了2小時了,若還要再等3小時才能買到,最後你會不會想繼續排隊?心理學研究發現我們仍有很高的機率繼續排隊,因為不想要浪費前面已經排了2個小時的時間。你選擇不繼續排隊只會浪費2小時,但繼續排就總共會花5小時,而且買到還不確定是不是那麼喜歡?但因為你已經花了5小時排到,買到一個不好喝的東西,會造成你難以接受這個事實,所以最後會調整自己的想法來說服自己這杯珍珠奶茶其實還挺好喝的。(Jason表示:沒親自排隊但已經喝過的Pinky與其同事說好喝。)

Icon Created by Boudewijn Mijnlieff & irene hoffman from the Noun Project

       其實,多數的時候有可能我們不是不知道要「認賠殺出」,只是「承認失敗」的感覺不好受,所以不想要丟臉,「人不怕犯錯誤,可怕的是一輩子都在做錯事」。但如果一錯再錯,就做好最壞的打算。

2018年5月19日 星期六

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一日只一餐「飢餓醫師」劉乂鳴 看板人物 20171126 (完整版)




劉乂鳴醫師,12歲隨父母舉家移民阿根廷,無法享受「安逸」的第一代基督徒。
劉醫師說他有一把 神所賞賜的「真健康的鑰匙」,並被賦予帶人進入真健康這扇門的神聖使命。



哈佛教授實驗證明:「只要相信」就能變年輕!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衰老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

基督徒很熟悉的一句話:「只要信!」
哈佛教授實驗證明:人「只要相信」就能變年輕!
人的衰老,與「環境暗示」與被灌輸的「心理概念」有密切相關
相信自己年輕,身體會真變年輕

在歲月面前,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將一個人的心理時鐘倒撥20年,有可能嗎?在這裡心理學將為我們發現這種「可能」。

據廣播公司BBC CNN報導:

1979年,心理學家艾倫蘭格爾進行了一項實驗,以確定改變思維模式是否會減緩衰老,但這個非凡實驗的完整故事至今一直被隱藏起來。

艾倫蘭格爾(Ellen J. Langer)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獲得終身教授席位的女性獎,以及最具含金量的古根海姆研究所學者獎,美國心理協會頒發的大眾心理學傑出貢獻獎等,蘭格爾教授近年70歲,酷愛打網球,年輕的時候曾經因摔斷了腳踝,醫生說他再也不能打網球呢,但現在他恢復健康,仍然在打網球。

蘭格爾教授花了她的整個職業生涯來調查我們的思想,對我們健康的影響力,

蘭格爾教授說:「每個人都以某種方式知道我們的思想會影響我們的身體,但我不認為人們會意識到實際上效果有多深奧。

1979年,蘭格爾教授進行了一項開創性的實驗,其結果現在才被充分揭示,他40年的研究與實現創造的可能性心理學,其研究假設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或者能變成什麼,一切皆有可能,他覺得世上沒有什麼東西是她不敢嘗試的,當別人告訴他「不」的時候,他一定會反問一句,「為什麼不!」。

其核心概念則是專注力?

因為人是習慣的動物,我們如此容易被僵硬的世界觀、慣例、偏見或者刻板印象所麻痺,我們的很多行為往往是先入為主,不假思索或者想當然的結果,而沒有經過任何思考或者認知過程,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知道,其實我們並不知道。

蘭格爾教授做過一個複印機實驗,幾個人在排隊複印東西,實驗者問前面的人能不能讓他先複印,只要這個實驗者給出的理由,人們通常都允許她插隊,有趣的是,這個理由本身是否合理卻並不重要,無論你說:「對不起,我趕時間」或者「對不起,我想複印文件」,人們的反應是一樣的。

蘭格爾教授說:「不是他們沒聽見你說什麼,而是他們根本沒意識到你說的什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行為都是像複印機實驗裡的那種自動狀態下做出的,所以我們需要時不時的停下腳步,思考一下我們正在做什麼,在某個情境下是怎麼反應的?為什麼會這樣的反應?

專注力

還有沒有別的選擇,這就是所謂的「專注力」

蘭格爾教授認為傳統醫學的問題也在於此,醫學是一種不完美的科學,它能提供的只是概率,一種抽象的數學概念,但到了病人那裡卻經常被作為唯一的正確答案接收下來,事實上,任何一種疾病一旦落到個人身上,每個人都有它的特殊性,沒有一個人是概率,沒有一個人是大多數。

蘭格爾教授說:「我並不反對傳統醫學,我只是反對對醫學測試和醫生的無條件信任與依賴,以及由此而導致的無意識狀態,我們太容易接受一種疾病的標籤了,一旦我們看清自己是如何自我束縛,在文化範疇,語言和思維模式的陷阱裡,就會發現。可以控制的部分,包括健康和快樂,其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蘭德爾教授想知道,如果她能把頭腦放回20年前,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蘭德爾教授進行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實驗,在一個匹茲堡的老修道院裡,蘭格爾教授和學生精心搭建了一個「時空膠囊」,這個地方被布置成與20年前一模一樣,他們邀請了16位老人,年齡都在七八十歲,8人一組,讓他們在這裡生活一個星期。這一個星期裡這些老人都沉浸在1959年的環境裡,他們聽上世紀50年代的音樂和50年代的電影和情景喜劇,50年代的報紙和雜誌,討論,哈斯特羅在古巴的軍事行動,美國第一次發射人造衛星,他們都被要求更加積極的生活,比如一起布置餐桌,收拾碗筷,沒有人幫他們穿衣服或者輔助走路。唯一的區別是實驗組的言行舉止必須遵循現在時,他們必須努力讓自己生活在1959年,而控制組用的是過去時,用懷舊的方式談論和回憶,1959年發生的事情。結果發現實驗組也就是那些活在20年前的老人們,進步驚人,他們手腳更加敏捷,智力測驗中得分更高,有幾個老人甚至玩起了橄欖球,局外人,看他們試驗前後的照片,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實驗證明了老人們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輕的20歲,於是身體也作出相應的配合,人老了記憶一定會衰退嗎?

腦神經科學的證據顯示,一半以上的老年人期大腦部活躍程度與20多歲的年輕人並沒有區別,那麼到底是什麼抑制了他們真實的潛能?

蘭格爾教授分析,這是因為我們身處一個崇拜青春而厭棄老年的社會。

年輕的時候我們想當然的以為自己永遠不會老,與此同時我們固執而輕率的認定,衰老和能力減弱,有著必然的聯繫,某天早上我們醒來,驚恐的發現自己已步入老年,這種思維定式往往極具殺傷力,當我們發現自己記性越來越差時,最現成的解釋似乎就是我們老了,事實上很多心理實驗都證實,一個人衰老的速度與環境暗示很有關係,與一個比自己年輕的人結婚往往長壽,相反與一個比自己年老的人結婚往往短壽。

社會經常規定了,什麼樣的年齡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否則就是老不修,因此一個經常穿制服的人往往不容易顯老,因為制服沒有老少之分,沒有年齡暗示。

20多年前的一個養老院的實驗中,他發現當一個老年人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權時,比如他們決定在哪裡招待客人,玩什麼娛樂節目,自己照顧房間裡的植物,他會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顧的老人更加快樂,更愛社交,記性更好,而且活得更久,蘭博爾教授說,衰老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老年人的虛弱、無助、多病,常常是一種習慣性的無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過程,有人問蘭格爾教授是否想讓自己回到30年前,蘭格爾教授作了以下的回答,如果你是一個懂得專注力的人,年齡從來不是問題,無論你20歲,30歲或者60歲你都是在體驗當下,你在自己的時間裡加入生命的體驗。這是一種生活的藝術。

 願天下所有年邁的人都能忘掉真實年齡,啟動專注力,開心活在當下,永遠健康、快樂、長壽!


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

認識 身體的燃料、酮體、酮症、生酮飲食


認識酮體 (一)


甚麼是酮症?
二、酮體的種類
三、身體的燃料選擇
四、椰子油與酮體
五、生酮飲食
六、測試酮體的方法

發現許多人對酮體有一定的誤解。LCHFLow Carb High Fat不可缺少對酮體 (Ketone)的認識。


甚麼是酮症?
酮症(Ketosis)是一種代謝狀態。在這狀態下,肝臟會制造一種叫酮體的有機分子。許多人,甚至是一些醫生,很自然的就將酮症想成一個很危險的狀態,因為他們把酮症跟酮酸中毒混淆了。
酮酸中毒是酮症的一種,但不是所有的酮症都是酮酸中毒。
這概念跟白馬是馬但不是所有馬都是白馬是同一種概念。正常情況下,只要你身體稍為有一點點胰島素,身體裡面的胰島素就會抑制酮體的制造,所以正常人身體是不可能有過高的酮體濃度的(不要以為身體很容易就能進入酮症狀態。對於習慣吃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的人來說,要進入酮症是非常困難的。我們的 K 小編還一直在努力讓自己的酮體濃度達到 1.5mM/mol 以上,但從他的 3 個月 LCHF 看來, 要達到 3mM/mol 以上也是很難做到的)
酮酸中毒是指身體不受控的在制造酮體。這情況只會在 1 型糖尿病人(因他們身體不懂得制造胰島素,所以沒有機制去阻止過多酮體的產生)和非常晚期的 2 型糖尿病人(因他們已達到完全的胰島素抗性,即身體對胰島素完全沒反應,所以抑制機能完全失效)身上才會發生的。
從飲食上所能達到的酮體濃度最高也就是 5.0 mM 左右。而要達到酮酸中毒,身體的酮體濃度最少要達到 15mM 以上。

二、酮體的種類
肝臟能制造的酮體有三種,一種叫 Acetoacetic Acid(乙酰乙酸),另一種叫 Beta-Hydroxybutyric Acidβ-羥基丁酸)。而第三種,因為我們身體不會用,所以就不多講了。為了讓後面能講得簡單點,我們稱前者為 A 酮體,後者為 B 酮體。
酮體是我們身體的四種能量來源之一(其餘三種包括我們都知道的脂肪裡的脂肪酸、蛋白質裡的氨基酸和從碳水化合物轉化的血糖)。概然是四種能量來源之一,為什麼大家都沒怎麼聽過?這是因為酮體基本上不會在我們日常食物裡出現,但我們的身體卻懂得制造它。那為什麼我們的身體要制造酮體呢?

三、身體的燃料選擇
在正常的飲食裡 (但我不認同現在所謂的正常飲食是正常的),其實我們身體每日用的燃料會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但在太高碳水化合物的情況下,我們身體就會完全停用脂肪當燃料。這亦做成兩個問題︰假設我們吃了 1000 卡路里的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但實際上我們只能用到 800 卡路里的能量 (因脂肪的燃燒被抑制了)。我們身體不能燃燒脂肪,脂肪因而變得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我們身體能燃燒的能量不足,我們就會覺得累,而想吃更多的東西,做成惡性循環。這亦是為什麼我這麼提倡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正常情況下,我們身體最先用到的燃料就是血糖(英語:Blood sugar)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不是因為我們身體最喜歡燃燒血糖,而是因為我們身體要想盡辦法保持血糖穩定。實際上,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燃料喜好。例如心臟、肝臟、不在運動狀態的肌肉,它們最喜歡的燃料是脂肪。而我們的腦部不會燃燒脂肪酸也不會燃燒氨基酸。在我們現今的正常飲食中,腦部只會燃燒血糖,換句話說血糖就是腦部的主要燃料。我們腦部一天要燃燒 100-120g 的血糖,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不吃飯會頭暈的原因。
實際上,一個人能儲存的血糖量也就是大概等如 200g – 500g 。而這當中大部分是儲存在肌肉中。血糖一旦儲存到肌肉裡 (糖原),就不能再離開肌肉被運到腦部去。所以,如果我們餓個兩天,我們腦部就完全沒有血糖可用了。這時,身體只能分解肌肉和某些脂肪酸來製造血糖。但身體一天能從製造的血糖量不超過 50g,這代表我們餓個三天或不吃碳水化合物超過三天腦部便沒足夠血糖用,要死人了!
當然,大家都知道這不可能,因為很多人餓個一個月都不會有事。我們的祖先也曾在惡劣的環境下生活,幾天沒食物是常有的事。我們的腦部除了懂得燃燒血糖,還會燃燒酮體。事實上,在我們身體適應以酮體當燃料後,我們腦部的 75% 能量來源會來自酮體!我們之所以能夠制造酮體,就是為了可以適應這種長期沒食物或沒有碳水化合物的環境。那麼,我們身體在什麼情況下會制造酮體?

四、椰子油與酮體
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我在講老人痴呆症(腦退化症、認知障礙症)的時候有提到過,椰子油的中鏈脂肪酸被身體吸收後,會直接進入肝臟被代謝成酮體(Ketone,而這酮體能為腦部提供替代養分,有助防止不能正常運用血糖的腦部逐漸壞死。雖然吃椰子油能讓身體製造酮體,但只吃一湯匙的椰子油並不能為你帶來多少酮體。這也是為什麼 Mary Newport 醫生要每天讓她丈夫吃六湯匙的椰子油才能確保她丈夫腦部 24 小時都有酮體可以用。
其實,除了吃椰子油外,我們還可以透過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去讓身體從脂肪酸制造酮體。

五、生酮飲食
除了椰子油,要進入酮症,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絕食。如上面所說,當你餓了兩天後,身體就會開始分解肌肉來制造血糖,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節食減肥不能有效減少肥肉,減的都是肌肉。但當你持續沒有進食時,身體就會開始從脂肪酸制造酮體 (也是所謂的酮症)。慢慢的,身體各種器官開始燃燒酮體和脂肪酸,身體對血糖的需求同時減少了,肌肉的分解也開始變慢。當你的身體酮適應後,肌肉會停止使用酮體,並將 A 酮體轉化為 B 酮體供給腦部。除了腦部和某些無法燃燒脂肪酸的器官外,身體大部分的器官都在燃燒脂肪酸。此時,你的身體主要的能量都來自脂肪。在國外,很多人用這種絕食方法 (Water Fasting) 來減肥,其間除了水以外什麼都不吃。這種減肥法雖然很有效,但減去的體重中有一半還是肌肉 (因為腦部的 25% 能量還是來自血糖,需要通過分解肌肉來制造),所以其實並不理想
另一種進入酮症的方法就是生酮飲食,也就是我經常說的 LCHF。生酮飲食因為限制了碳水化合物,所以能讓身體有相同的反應,就是制造酮體讓腦部以酮體作燃料。跟絕食不同的是,LCHF 由於會攝取到蛋白質,所以身體不會分解肌肉來換取血糖。也就是說,在習慣 LCHF 後,脂肪會成為你能量的主要來源

六、測試酮體的方法
雖然我們的身體都一直在製造酮體,可是量數不多,比較難被檢測到。如果你長期習慣生酮飲食,那麼你體內的酮體就會比較濃,也比較容易偵測到。
目前來說,在家裡測試酮體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方法是用尿酮試紙,也是最便宜的方法。方法是把試紙稍為放在尿液裡浸一下。如果試紙出現紫色,就代表尿液裡有酮體產生。試紙顏色越深,則代表酮體濃度越高。可惜的是,這方法的準確性不高。在 LCHF 初期,身體裡的 A 酮體和 B 酮體的濃度是差不多的。但當你身體適應燃燒酮體後,身體的 A 酮體會被轉化為 B 酮體,讓腦部擁有足夠的燃料燃燒。由於尿酮試紙只能測試尿液裡的 A 酮體,所以很多時就算你身體裡有酮體,試紙也驗不到。
第二種方法是用驗血器去驗血液裡 B 酮體的濃度。這種方法準確很多,但相對來說貴很多,驗血的試紙大概一張要 2-3 美元,但是對於想確認自己血液酮體濃度的人來說,是最好的檢驗方法。關於這種方法,就是 K 小編實驗裡的每天一滴血。


自 Bonavida 轉載

 
Design by Wordpress Theme | Bloggerized by Free Blogger Templates | coupon c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