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形成與消失
Posted in: 五千團契信息
作者: 林創訓
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亞當有肚臍
整個世界,人的出生與離世,也就是人生命的形成與消失,每一個時間都在發生,這是生物的宿命,無一例外,即使人因有 神所吹所賜的“氣息”,所造成有靈的活人,也沒例外。
但是
耶穌基督說:「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 ,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約翰福音3:16、36)
耶穌基督說這段話,是指人在生前的作為:信子與不信子,以及人死後的結果,有永生與沒有永生?
因為從耶穌基督的門徒都「信子」有永生,如今沒有一人還活著,可見「信子的人有永生」的“永生”,是指人結束人體生命以後的事。
基督徒當關注的事是:「 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是否單指不信子的人,不但生前在世會失去人死後有永生的資格,還會有 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而在世信子,死後有永生的資格人,在世時身上就不會有或常有 神的震怒?
以基督耶穌的比喻:「財主和討飯的拉撒路」(路加福音 16:19~31),來思考,是否能理解「 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在人生前死後的可能遇境?
“永生”相對的“滅亡”是關乎人結束在世後的事或現象,而在這事之先,就是人還活在世上的“生命”,以及「震怒常在他身上」是指生命還是指身體?等等,常存在與“罪”有關的問題,在知識與科學發達的現今,依然無人能解,故各種宗教信仰林立,在正邪難辨的情況下,都有許多人相信而去跟隨。
孔子回答學生子路有關死的問題說:「未知生,焉知死?」
人的生命是什麼?
薛丁格(德語: Schrödinger),是奧地利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
1944年薛丁格出版了《生命是什麼》 一書,從有機活體內所發生的事件,如何藉由物理、化學和生物遺傳學以及DNA作為遺傳分子特定想法來解釋生命,但這些科學家所論述的是相當牽強,因為人體是物質所構成,而生命是非物質。
“生命”來無影痕去無蹤跡,即使有百歲的生命,一代又一代,意義為何?價值何在?
生命使人體活起來,傳宗接代是其意義?經營物質,提升素質是其價值?
生命的存在問題
人的生命,是否從無而有(出生)?再從有而無(死亡)?
人的生命,若不是從「無」而有,表示人的生命在未出生之前就存在,其現象就是從有而有(出生)?再從有而有(回歸原本)了?
人的原始生命,若是在未出生之前就存在,又是以何種型態存在?人的出生是否由大原始生命1?所分出的無數小原始生命?人死亡後的小生命必然不會消失,而是回歸到大原始生命1?
而人的小原始生命是否是個別性的存在?就看人死亡後,小生命是否回歸到大原始生命1?
人的小原始生命若不是個別性的存在,就不可能有輪迴現象,以及投胎轉世的事?
人的生命從何來?
耶穌基督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約翰福音 14:6)
對基督徒而言,人生命的起源,是根據聖經創世記所記載:
「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神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
(創世記 2:7)
「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
(創世記 2:7)
「有靈的活人」也就是有「靈生命」的活人。
然而 神在造人之先,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等,各樣「有生命」的動物。
一切生物的起源均是從水中開始,也就是說生命是從水中產生出來的,乾旱土地是不可能孕育出多含水分的生物,就好比生物無法在沙漠中生存,在科學家看得到的星球都無生物。
神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各從其類;又造出各樣飛鳥,各從其類。神看著是好的。 」(創世記 2:20、21)
人與飛禽走獸都是「有生命」,其差別在人是「有靈」的生命!
至於植物 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創世記 1:11)
植物是否有「生命」,或異於動物的生命,就看科學家如何定義生命。
對於人類與動植物的生命來源,無論科學如何發達,只能止於物質的結構與化學變化,至於在無機體的「土」為何能與生命結合,成為動植物,科學家一直無法理解,即使是能結合物質的基本元素「量子電子」成「物」也無關於生命,而造出生命。
唯一能解釋的說法,就是無中生有的「創造」,創造者的存在,才是科學家最終研究探尋的方向。
生命與意識
人類的生命(soul、life)
生命的存在與消失
生命的存在,在於有「意識」
生命的消失,是因無「意識」
從物質來定義「生命」:有主動生長的活性。
從動植物來定義「生命」:有機體的生長活性。
「生命」:有意識體與無意識體的生長活性。
有生命有意識:動物。
有生命無意識:植物。
什麼是意識(consciousness)?
科學理性的解釋:
意識是機體對周圍環境及自身的認知能力和覺察能力,也是大腦高級神經中樞功能活動的綜合表現或狀況,具有「感覺體驗」(視、聽、體感覺等)和「非感覺體驗」(意志、情緒、記憶和思維等)等多種要素。
意識的本質仍然令人費解、留有爭議。(維基百科)
「意識」的定義:對事物的變化,有知與覺的「主動判斷能力」。
知與覺的定義:信息波的流動。
意識可分,高等複雜的意識與低等簡單的意識。
簡單的解釋意識:就是「意念」,高等複雜的意念與低等簡單的意念。
高等複雜的意念:以「食物」的取得為例,找、有、夠、好、多,有道德觀。
低等簡單的意念:以「食物」的取得為例,找、有、夠,無道德觀。
人的意識變化,就是人的心理變化,研究心理學,也就是探究人的意識變化。
綜合生命與意識就是“靈”(spirit)
靈是存在整個有形宇宙與無形宇宙,沒有時間、空間、方向。
從古至今,科學家對生命與意識的論述,一直處在猜測的境遇之中,無法提出有異於創造論的真實合理見解,對靈更是難以理解。
唯一能合理解釋的是物理科學的量子力學(quantum):似訊息的「波」,一小段一小段沒有連接的「波」段,宇宙是由「波」所形成的。
永恆或時間與生命,通常人會記錄某人某年生某年歿,有生命才有時間,沒有生命就沒有時間,永恆不存在時間。
生命的形成莫過喜,生命的消失也莫過憂,時間會沖淡尚在世之人的喜與憂。
人生!來匆匆!去朦朧!
人一出生,從幼年到成年、老年,面相體形老化樣無定。
生命與意識的形成與消失,是否隨人體存在而生成?
生命與意識是否也隨人體老化而變樣?
有死而復生的基督徒,聲稱去過天堂且見到親人(不知是幾歲像?)
倘若人體功能完全失效時,人的生命與意識又是如何變化?
沒有人知道或能證實實際情況是怎樣!
意識使人在面對死亡之時,最不捨的是“親情”,遺留人間最有價值的也是“親情”,意識若消失,一切就成空!。
什麼是人的靈魂?
是生命?是意識?還是有稱為「靈」的?
是否生命與意識合成一體,就是人的靈魂!?
聖經所記載“末日的審判”是審判人的靈魂!
生命與意識若是人的靈魂,那麼“末日的審判”是審判人的「生命?」還是「意識?」
疑問確實太多,讓人難以理解與證實,未知生,更難知死!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將進酒》 - 李白
「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觀念,是消極的人生,豈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現世人生重在「健康與平安」,今生平安喜樂(無惡),不愁死後如何。
耶穌基督說:「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馬太福音 6:34)
「不要為明天憂慮」也是安慰性的消極說法,人生有許多事,是許多明日也解決不了,不理明日,明日麻煩是會滋生變大的,明日的人生,是為避免「後悔」。積極的觀念是:適度「未雨綢繆,有備無患」,死而無憾。
結論只能說:人一生終將回歸被創造之初「靈歸靈」、「土歸土」。時間隨人而消失,進入「永恆」。
「靈歸靈」:從 神吹出的「靈」回歸 神!?
「土歸土」:身體分解,回歸大地!
晚唐詩人 李商隱的無題詩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