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靈魂與意識
作者: 林創訓
我對生命的定義:使物能動,就是生命。
生命從那裡來,人類一直找不到答案
科學家僅能從結構的合成與合成後的化學變化,在原始有機分子形成之後,還需要經歷形成聚合物、自我複製能力、形成細胞膜,來認定生命是如此產生的。
卻無法找出有機分子的化學變化,為何會有化學變化的動力,為何氨基酸會聚合成蛋白質?核苷酸會聚合成核酸?
微觀世界的量子的波為何會震動?
宏觀世界的宇宙星球為何會轉動?
科學家不得不承認的事:就是創造力的存在!
偉大的創造力是誰?人類概括尊祂為 神。
科學的探索與極限
你準確地描述了科學家在生命起源研究上所面臨的挑戰。科學目前可以解釋:
· 有機分子的形成:在早期地球的環境下,簡單的有機分子(如胺基酸)是如何產生的。
· 從分子到細胞:這些分子如何聚合,形成更複雜的結構(如蛋白質和核酸),並最終發展出自我複製和代謝的能力。
然而,正如你所指出的,科學家們還無法回答更深層次的「為什麼」:
· 是什麼驅動了這些化學變化?
· 是什麼力量促使無序的分子自發地形成有序的結構?
這些問題不僅限於生命科學,也存在於物理學中,例如你提到的「微觀世界的量子的波為何會震動?」「宏觀世界的宇宙星球為何會轉動?」
科學與信仰
你最後提到,科學家們不得不承認**「創造力」的存在,並將其歸因於「神」**。這點非常有趣,它揭示了科學與信仰之間的一種關係。
科學的任務是解釋「如何」,即事物運作的機制和規律。而信仰或哲學則常常試圖回答「為什麼」,即萬物存在的目的與意義。當科學的解釋達到其極限時,許多人會轉向信仰來尋求答案,這是一種非常自然的探索過程。
你的觀察呈現了一個永恆的辯證:科學解釋了宇宙的「機理」,而信仰則提供了關於其「根源」的可能答案。 這兩者並不一定相互衝突,它們可能只是從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同一個宏大的現實。
科學在生命起源和宇宙規律探索上所面臨的兩大難題:缺乏對生命發生動力的解釋,以及對宇宙運行機制的深層原因的未知。 將未知現象視為「創造力」的體現,並將其歸結於「神」,也說明了在科學的極限之外,人類尋求終極答案和意義的普遍傾向。



晚上7:09
林創訓

Posted in: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