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牧人按著名叫自己的羊


作者: 林創訓

主耶穌對門徒說:
從門進去的,纔是羊的牧人。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必要逃跑。
10:25
好牧人一定認識自己的羊,再多也認識。一所教會的牧師,應該「認」「識」自己所有的會友,也許叫不出名字,但姓什麼應該要說得出來,要是連姓什麼也記不得,最基本的是在人多的公共場所,該能認出誰是自己教會的會友。當牧師的人能認出多少會友就代表他能牧多大的教會,因為牧師是牧養生命靈魂,是形上之質,而非形而下的量,如組織細膩龐大的富士康雇用百萬員工,只管賺錢,或是牧場飼養數十萬隻牲畜,只要餵大養活就好了,但牧師對「人」就不能如此看待,若認不得,如何能牧養呢?故不能把教會當企業經營。
好牧師認出自己的會友,這是很基本的事,也是最基本的距離。有許多教會每當主日禮拜畢會後,牧師都會先到門口與要回家的會友握手,個別性的問安並說祝福的話,同時面對面增進彼此的認識,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既使七天見一次面,久了也會認識,因為地方教會是與民眾最接近的基層。
教勢成長固然是教會所有人的共同使命與期待,但不能單從可見的量增為期待,也必須要求質的提升,從「認出」進而「關懷」至「培育」而能「認識」,使基督徒全人高素質的成長,所謂的「長大成熟」,才能確保量的穩定成長。美國巨型教會的產生,形成現代傳道人趨之若鶩的態勢,無形中也成了傳道人內外的沉重壓力,在美國有許多教會的會友紛紛往巨型教會移動的現象,導致小型教會日漸衰微。巨型教會與一般教會在整體敬拜的規模與效果上是有極明顯的差異,巨型教會萬人的聚會講臺上沸騰敬拜是很容易激動人心的,是人為炒作還是聖靈運行,均號稱聖靈動工,一般人是很難做屬靈的判斷,特別是面對世界級的名牧更是毫無辨識能力,因為講臺上會強烈的放送只要「信」,不要「懷疑」,要「順服」,要「合一」必蒙福之類的訊息,大眾看得到敬拜時的樣子,卻看不到敬拜後的情形。
在千人以上的教會,大部分會友距離所仰慕的主任牧師已是很遠了,上萬的更是遙遠。再說,包含副牧師以下的傳道人所要負責牧養的人數也不少,又要為對外宣教節目製作以及內部門徒訓練教學忙得不可開交,況且靈命的培植絕不是單靠上門徒造就課程就足夠了,身、心、靈若無法均衡確切顧及,會友的靈命成長與素質的提升必然緩慢。在這種情況下,屬於「禮拜的基督徒必然會占大部分,會友能相互認識的不多,頂多幾個小組的組員,主日禮拜散會後,教會內熙熙攘攘像在百貨公司逛,好多陌生人。試著觀察一下,中國的「微型家庭教會」相較於美國的「巨型教會」,孰使福音更能深植人心,靈命迅速成長,把彼此間的距離拉得很近呢?台灣教會牧師傳道人,向來無論是神學、資訊、詩歌、出版、培靈會、佈道會、福音電視等等都吹著美國風,緊緊跟著美國名牌牧師跑,期望能學到成長的方法,使自己所牧養的教會也能復興像「巨型教會」,卻看不見美國整體教會已日趨沒落、教會對社會的影響力也逐漸衰微的危機。
教勢成長沒有方程式可複製,以往台灣許多教會紛紛參訪韓國中央純福音教會,向趙鏞基牧師取經求教,此外還邀請許多美國名佈道家相繼來台奮興培靈佈道,三十多年來台灣教會並沒什麼進展,只學得「敬拜讚美」及「生命小組」,還不如五十年前長老教會的PKU「倍加運動」所達成極其卓著的成效。「倍加運動」並沒有把教會增「肥」成巨型教會,而是努力植堂由點到面擴展福音,不但教會數增多,同時也培植許多優秀的基督徒,很多現今已成為傳道人。台灣教會的牧師傳道人若盼望天國文化能早日在台灣實現,就要先能按著名叫自己的羊,確實尋求聖靈的啟示與幫助,傾聽、細聽耶和華如何說,再告訴他們耶和華如此說,並走在羊群前頭,樹立好榜樣讓羊也跟著,使教會「彼此相愛」文化,成為社會爭相學習的優質文化典範。「量」的復興非真復興,「質」的復興才是真復興。
林創訓 台南聖教會
2016.03.05 投稿 台灣教會公報  

0 意見:

張貼留言

 
Design by Wordpress Theme | Bloggerized by Free Blogger Templates | coupon codes